刚开始阅读这本书,觉得有些混乱,好几个人的故事相互交错,把每个人的个性直接展开在你面前,有的人特别叫人讨厌,但随着心理治疗的进展,一个个深埋心底的故事被慢慢揭露,当你看到每个人曾经的伤痛时,你也愿意去理解每个人的现在。抽丝剥茧的过程中,我也开始反思自己,审视自己的内心。

这几个人的故事里,印象最深刻的是 John 和 Julie,也许是他们的经历最富有戏剧性吧。John 就是那个我觉得特别讨人厌的那位,他说话刻薄,喜欢贬低他人,浑身带刺,真不知道他的家人和同事如何能与他相处的,以他和咨询师说话的态度,要是我一天都受不了,佩服作者坚持了那么久,终于在某一天挖掘出了真相:“盖比是我儿子”,前几年他的小儿子因车祸离世,面对亲人的离世,John 选择不断压抑自己的情绪,用坚硬的“外壳”去掩盖内心的悲伤,所以在人们面前总是表现出一副自恋自大的形象,他觉得只有强硬起来才能面对这一切,但痛苦并没有消失,而是越积越深。这个故事很有趣,它让我看到心理治疗中来访者与治疗师之间的博弈,来访者虽然是在向治疗师寻求帮助,但同时他们也在隐藏自己的弱点,治疗师得想方设法揪出这痛苦背后的深层原因,有点像探案一样。其实认识自己也是如此,即便我知道自己的一切,我也不一定了解自身行为的动机。Julie 的故事是最令人动容的,一个年轻的女孩本该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却要面对死亡,这样的痛苦是难以承受的,但她依旧看起来很乐观,几个来访者中 Julie 的心理状态是最健康的,她和咨询师的聊天非常对等,且很多时候反而是她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比如当知晓了死亡的结局,该如何面对日常的生活。Julie 的答案是“尝试找出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而不是每天像在梦中穿行一般浪费时间”,所以当你不断推脱逃避一件事的时候,想一想这件事对于你的意义,若想不出那不如就放弃吧。当你找到了那些重要部分后,“你必须采取行动,愿望才能一项项被划掉,不然的话那只是一连串你原本有机会实现的空想”。

尽管作者是一名咨询师,她为他人解决困惑的同时,自身也被困扰着,“我有一个让我爱到无以复加的孩子;我有一份能让我乐在其中的事业;还有支持我的家人和一群很棒的朋友,我们彼此关心,互相照顾。我对生活抱着感恩的态度……为一些更重大的事情感到悲伤?什么屁话!”我其实反复陷入这样的困境里,我觉得从某些角度来看,我生活的一切都很美好,但我还是感觉不开心,是我太玻璃心了吗?不过从 Julie 那作者领会到了“痛苦并没有高低等级之分,人们所受的折磨不应该被拿来比较,因为痛苦并不是一场比赛”,有时候我们会靠着那些比自己境遇更糟糕的人来自我安慰或安慰他人,刚开始可能会奏效,但这招随着使用过度也逐渐无用,它其实是在压抑我们内心的痛苦,这和 John 的做法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应该认识到,all feelings matter,不要为你的感受而感到羞耻,每个人都是脆弱的:

我们害怕受伤。我们害怕被羞辱。我们害怕失败,也害怕成功。我们害怕孤单,也害怕牵绊。我们害怕倾听内心的诉说。我们害怕不快乐,又害怕太快乐(在这些梦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因为快乐而受到惩罚)。我们害怕得不到父母的认可,我们害怕接受自己真实的样子。我们害怕身体抱恙,也害怕天降横财。我们害怕自己心怀嫉妒,也害怕自己拥有太多。我们害怕希望变成失望。我们害怕改变,也害怕一成不变。我们害怕意外会发生在我们的孩子身上,或发生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害怕失去控制权,又害怕拥有的权利。我们害怕生命的稍纵即逝,又害怕死后的无尽虚空。我们害怕在死后无法留下自己活过的痕迹。我们害怕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要承认自己的脆弱和恐惧还是蛮难的,我们往往会选择逃避。就像作者那样,为了逃避写书开始谈恋爱,把她的“注意力从内心激战中转移到了他的身上”,后来分手了本该重新投入写作,而事实上“却每天在网上偷窥他的社交行踪,以此填补心中的空白”。要警觉自己生活中那些无意义的重复性的行为,比如我会喜欢一些充满幻想的事物,我知道它们永远无法成为现实,但我愿意沉醉于其中,这是很危险的,但我总是甘之如饴。而且我也经常性地懊悔过去的行为,想象着当初如果不怎么怎么样现在会怎么样呢,但就如书中所说,“如果我们把当下的时间花在修改过去和控制未来上,还是会怀着无尽的遗憾被困在原地”,这何尝不是一种逃避呢?拖得越晚痛苦越大,因为“真相不会因我们的承受能力而改变”。除了不想面对痛苦外,我们也不想面对孤独。随着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普及,它们逐渐成为了人们排解孤独感的有力工具,每当人们感到孤单,那会拿起设备企图逃避这种感受。“这通常发生在两件事中间的空档里,比如在结束一次心理治疗的时候、等红灯的时候、在收银台等待结账的时候、坐电梯的时候。人们长期处于受干扰的状态下,似乎丧失了和别人相处的能力,也丧失了和自己相处的能力”,确实,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发呆过了。

由于持续地逃避,痛苦并没有消失,甚至有的时候会放大,这个时候痛苦仿佛成为了自己的保护伞,“躲在痛苦砌成的屏障里可以很安全,不需要面对任何事情,也不需要和外面的世界有任何互动,这样她就能避免受到新的伤害。她可以用内心的批判来为自己开脱:我不需要做任何事,因为我本来就一事无成”,这种自我贬低是蕴含着一定的自虐倾向的,有点可怕的是,我现在就有这样的倾向,好像是有这么一种感觉,当你自我放逐让一切变差,那就没有比这更差的结果了。这种心态蛮糟糕的。不过书里提到的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里的这句话还是蛮有力量的:“一个人可以被剥夺任何东西,除了这个人最后的自由——在既定的环境下选择自己抱持什么态度的自由”,生活也许真的糟糕透顶,但我们的选择是自由的,我们既可以选择坠落,也可以选择抗争,“我们所作出的回应包含了我们的成长和自由”。本质上这就是悲观和乐观的选择,杯子到底是半满还是半空,我们到底是恐惧生活的不确定性还是期待它的未知变化?

当我们做好心理建设后,就要开始行动了。书中介绍了一个叫“行为转变阶段模式”(TTM)的理论,达成改变有以下几个阶段:

  • 未准备阶段
  • 犹豫不决阶段
  • 准备阶段
  • 行动阶段
  • 维持阶段

我认为最难的是“犹豫不决阶段”和“维持阶段”,特别是后者,行动了还是觉得痛苦又缩回去了,唔,好难,作者也没深入介绍这个阶段,怎么做还是得自己面对,可能得找到一个合适的激励机制。

回顾完这本书的书摘,说实在的没有我看的时候那么震撼,它的故事性比较好,阅读的时候很容易被带入每个角色的故事,情绪冲击很大,尤其是 Julie 葬礼的那部分哭得稀里哗啦,好喜欢这个姑娘,《最短暂又最长情的浪漫:一部关于爱与失去的史诗级巨作》以及 “一份在天堂能用得上的约会资料”,她和迈特让我看到了面对死亡的另一种方式。可以说这是一本优秀的故事书,但它并没有那么治愈,总结归纳下来只是在表达一件事:允许/接纳负面情绪的存在 -> 接受痛苦 -> 想办法解决它。侧重点放在了前两者上,道理都是那些老生常谈的道理,好像耳目一新的观点比较少。看到书中的来访者被治愈获得了新生,我为他们走出阴霾感到高兴,仿佛自己也能像书中人一样立刻解决困难,但现在我联想到自己的困境,依然是茫然无措。所以这本书在自我疗愈方面的助力是有限的,但它依然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