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碎碎念 | android-app | web-app | 科研 | 观点 | 创作

  1. 卢卡斯·波普 游戏开发者

    控制项目工作量创造精湛游戏体验的平衡,成为门需要操练的艺术,尤其是对独立游戏开发者而言。一个人敲打代码、写音乐,一个人打磨美术、找配音,花两年时间学习新游戏的主要编程语言 Maya,从ー个单纯的 Unity3D 游戏到一个长达数年的复杂项目,「在旧商船的有限空间内,捕捉一个悬念丛生、曲折跌荡而引人入胜的秘密,又要避免落入传统游戏模式的俗套」,卢卡斯·波普乐在其中。

    「我仍然会尝试去做一款令我自己痴迷的游戏,所有在开发上作出的选择,都为我抵达这个愿景服务。这份初心不会变。」

    很久很久以前收藏的文章截屏,今天整理时看到还是很触动,摘录下来以自勉。最近想找一个手机端的游戏,但看了看他开发的游戏都是桌面版。不过看起来那种画风很对我的胃口,mark一下有机会下载试试。

  2. 手机有哪些传感器?

    有一款有趣的app叫「科学日志」,可以利用手机的各种传感器做实验,是不是很有趣呢?

    实时测量光照强度、声音分贝、加速度计(X/Y/Z轴)、气压、电池、位置、移动网络、WiFi、磁场、重力等数据的变化,还支持结果的导出。目前我的手机支持前一半数据的测量。

  3. 科研利器推荐:http://www.arxiv-sanity.com/ 只需注册一个账号即可放心食用。功能有:搜索结果显示论文页面缩略图,top recent根据他人在文献库收藏的情况推荐一周内最受欢迎的论文,还和社交媒体平台Twitter有链接(看别人怎么评论这篇文章),show similar,但收录的论文比较少。开发者有将项目开源,任何人都能部署。

  4. 慢慢阅读任正非的管理思想,github 有个仓库,收录了他400多篇演讲稿,跨越1994年到2018年。我先从阮一峰的总结出发,一点一点阅读和体会。

    我什么都不懂,我就懂一桶浆糊,将这种浆糊倒在华为人身上,将十几万人黏在一起,朝着一个大的方向拼死命的努力。

    对管理者生动形象的比喻,任正非对自己的定位很明确,一开始他想从事技术之路,后来他觉得无论他如何努力都更不上时代的步伐,于是他成为了组织者,事实证明他很成功,他也的确适合这份工作。

    在华为,每位员工都应该是奋斗者,而判断奋斗的一个标准就是主动放弃所有带薪休假。只有为公司创造了利润,才可以享受回报。

    人的天性就是要多休息,追求舒服,这样的话,企业如何发展。华为的理念”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就是针对这种人性的惰怠产生的。——阮一峰

    和前一次谈曹德旺和他的美国工厂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华为,员工的责任会更大,付出会更多,但两者付出的内容会略有差异,美国工厂是制造业,对象是蓝领工人,华为的对象大多数工程师。每个企业家都希望他们的员工尽职尽责,这无可厚非,但关键是老板必须得把付出后的收获提上来,这样才会有人选择在高压下工作。

    员工都可以到食堂用餐。……(也)可以选择放弃(食堂)用餐,但是不能形成一堆人下班买菜做饭的氛围。精力要用在作战上。

    这…有点管得太宽了。不过按照华为的下班时间,基本上和自己做饭拜拜了。

    怎么行政系统出来一个莫名其妙的员工满意度,谁发明的。员工他要不满意,你怎么办呢?现在满意,过两年标准又提高了,又不满意了,你又怎么办?

    不要随便使用员工满意度这个词来作为考核的鞭子。员工满意度是与成本有关的。欧洲曾经是一个幸福社会,现在大罢工风起云涌。原因是没有足够的钱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要求,适当的降低也不为人民答应。实质上人民的要求是无法充分满足的,只能在适当条件下,达到适当的水平。我们要理解舒舒服服是不可能长久的,唯有艰苦奋斗才能创造好的生活。

    我们提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是因为只有客户不断地给我们合同,我们才能产生生存必须的利润。客户满意就是要我们吃些苦才能实现。因此,我们在生活上仅给员工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标准的生活服务。员工想生活再好一些,就像工作服与时装一样,时装是个性化的,好看,但钱较贵。员工希望自己的生活再好一些,就如穿时装一样,自己应从工资、奖金、补助中支付一部分才可能自己去改善。个人的自由个人来承担。

    这段话挺有名的,最近也发生了一件事,有华为员工投诉食堂伙食差、定价高、服务不到位,甚至有干部为民请命。CEO徐直军回复:

    1、研发人员也不是天之骄子,不能要求别的部门对你过度的服务。

    2、员工已经是大人了,应该可以自己生活,可以不选择购买公司的行政服务。

    3、为民请命的干部不成熟,可以抽调去帮厨三个月,以去实践他的建议,直到实现再回到研发岗位。

    4、葛朗台式的人在公司是没有发展前途的。

    5、你去帮厨的这三个月,暂不降低你工资,做不好再考虑。

    任正非对该回复高度认可,能不嘛,这和上头他的核心思想一致,以客户为中心,而不是以员工为中心,看起来像是个坏老板,但时刻存在的危机感和培养员工的“战斗”精神,也是华为这家公司紧跟时代步伐,稳扎稳打强大起来的原因。

  5. 正好阅读清单里有一篇 Day in the Life of a Google Product Manager,能和第四条对比,看看国内外两大技术公司巨头的生活状态有什么不一样。6:50 AM 起床(好早!)7:17 AM 谷歌大巴(处理电子邮件/任务管理)9:00 AM 早餐(难怪要燥起来,路上花了这么久!)9:30 AM 法律会议 10:00 AM 可用性测试会议 11:00AM Standup会议(团队讨论)11:30 AM 核心团队会议 12:00 PM 午餐 1:00 PM 电子邮件 1:30 PM 工作时间(终于可以做自己的事儿了)3:30 PM 零食时间(谷歌的免费讲座)4:30 PM 与工程负责人会议 5:00 PM 与经理的会议 5:30 PM 电子邮件 6:00 PM 晚餐 6:30 PM 大巴回家 7:30PM Home

    我的感觉就是一直开会开会开会。。。不知道他的工作大部分内容就是开会,还是在2个小时的时间内能搞定自己的活?

  6. 摘自 http://bit.ly/2JTEWZX

    Why I think creating stuff is a good thing. —— An essay by Tom C.

    Most knowledge worth having comes from practice. It comes from doing. It comes from creating. Reading about the trade war with China doesn’t make you smarter—it gives you something to say at dinner parties. It gives you the illusion that you have the vaguest idea what is happening in our enormously complex world.

    But the real tragedy of modern technology is that it’s turned us into consumers

    “现代技术的悲哀在于他是我们成为了消费者,我们逐渐开始担心我们对实物的消费,但似乎从不担心我们对信息对消费。我们将信息视为必不可少的信息,并让自己觉得把时间花在文章或是即时通讯是有益的。我们把阅读与自我提高画上等号,即使我们忘记了大多数的我们读过什么,我们忘记了什么是没有用的。” 直击灵魂,我拥有一大长串对阅读列表,分散在各个app里,有时候我也不知道阅读的意义是什么,似乎不看点什么就与社会脱节了。

    So stop reading and start creating. Paint, draw, compose, code, or plan. It will be hard. It will be slow. It will be frustrating. But I promise it will be worth it.

    以上是作者的建议,现在的我是否在践行着?创造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以前写csdn博文有人评论说帮助很大,当时激动了好一会。其实写博客的出发点在于自身,我想创造点东西,想记录点东西给以后的我看,也想分享一些东西给大家看。所以像晶晶建议的那样,我该把评论功能尽快提上议程了。